- 積分
- 783
- 貢獻
-
- 威望
-
- 精華
- 閱讀權(quán)限
- 50
- 在線時間
- 小時
- 收聽
- 性別
- 保密
- 好友
- 聽眾
|
活了幾十歲,第一次過了一個不放炮的春節(jié),感覺仿佛一道好菜鹽沒放足一樣,缺少那么一點味道。放鞭炮不僅僅只是聽聲響,而是過年的一個儀式。小年以后大家多多少少也就忙著打掃衛(wèi)生,買買東西。為過年做著準備,這是深入了中華民族骨子里的習慣。在外忙碌了一年的打工人回家了,忙忙碌碌的上班族、上學族也都回家了,一種團圓喜慶的氣氛縈繞著每個人的心頭。年三十上午做生意的早早收了們,放掛鞭炮回家過年了,此起披伏你一掛,他一掛,催促著還沒收門的人早早關(guān)門回家,其他的人聽著鞭炮聲也加快了節(jié)奏,忙忙的把手邊的事做完,過年的氣氛就這樣被烘托的滿滿的。家里有老人的,父母兄弟齊聚一堂,那也是一年中難得的一聚。滿滿的一桌子好吃的菜擺好,家里大人說”放炮”小些的孩子便急不可待的點燃鞭炮,在噼噼啪啪的炮聲中,過節(jié)的氣氛達到了高潮。大家舉杯換盞,說著祝福的話,熱熱鬧鬧的過著中國人的春節(jié)。我們過春節(jié)的習俗正在被外國人接受,卻被自己人弄得面目全非,我們贊成限時限量的放炮,不顧國情民意的一刀切,值得商榷。增加民族文化的自信心,才能抵制外國文化的入侵。
來自: Android客戶端 |
|